美业说有干货,美业人必看的新媒体

34岁,收到病危通知:上瘾性行为,真的会害死你!

34岁,收到病危通知:上瘾性行为,真的会害死你!插图


吃小龙虾还能吃进ICU,吃出病危通知书?

前段时间,有新闻曝出了一男子吃小龙虾住进ICU,这个人正是跳水冠军吴敏霞的老公——张效诚。

34岁,收到病危通知:上瘾性行为,真的会害死你!插图1

吴敏霞心有余悸地在社交平台说道:
这辈子第一次签病危通知书......

34岁,收到病危通知:上瘾性行为,真的会害死你!插图2

原因是张效诚一口气吃了3斤小龙虾,还喜欢掀虾头,吃里面的“黄”,第二天便身体乏力,并伴有发烧。

排除是新冠病毒后,张效诚并未在意,甚至像往常一样去健身,可没想到病情突变,尿液突然变成了酱油色......

医院检查后发现,张效诚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症”,直接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因为病情较严重,吴敏霞作为患者家属,为此还签署了病危通知书。

幸而在ICU治疗一周后,张效诚病情有所好转,最后健康出院。

当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因十分复杂,如果要把发病原因全部归结到是吃小龙虾,未免太不科学。

吃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原因尚不清楚,读者不必闻小龙虾色变,安全食用小龙虾才是关键。

但不得不说,如今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有太多的外在诱惑。

打开手机就有各式各样的app,能送到家门口的外卖,五花八门的菜式可供选择,好看好笑的视频和好玩的游戏......
在物质生活大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享受了便利的同时也放纵了自己的欲望。

很多年轻人放纵了自己的欲望,才将自己近乎逼入绝境。
像这样放纵不克制的而引发的悲剧,远不止此。
去年国庆长假期间,江苏某医院,一周内4人猝死。

34岁,收到病危通知:上瘾性行为,真的会害死你!插图3       
无独有偶,今年悲剧再次上演。
海南一36岁男子熬夜看球,第二天踢球时猝死。
浙江一27岁小伙打球猝死,更让人感到绝望、无助的是:
他刚刚新婚不久,妻子已有身孕,当时他的母亲和姐姐都在现场看他比赛,
一瞬间,人就没了。
我们有多少人是明知道生活不规律、熬夜不健康。
依旧“逆流而上、勇闯天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呢?
每当看到这些新闻时,熬夜刷剧、看综艺、聊天的你,总是心生不安,警告自己不要再这么做了。
第二天,真香。
就算明白健康很重要之后,该喝酒的时候,也不会含糊,该熬夜的时候,照熬不误。

总有些时候,明知道某些选择的结果会牺牲健康,但还一样会做。

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感觉死亡的威胁似乎离自己还很遥远。

事实上,我们从夜晚偷来的时间,骗了自己却骗不了自己的身体。

美国演员亚当斯说过:
“健康是这样一个东西,它使你感到现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人生下半场,最挥霍不起的是健康!
当你只能站在,充满刺鼻消毒水气味的病房窗口看蓝天时,才幡然悔悟:
你在以2倍速加载人生的进度条,你透支的那些健康,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价格。
那些你不以为然的上瘾性行为,真的会害死你。

那些被低估的坏习惯里

藏着你挥霍不起的健康


“只要我不看体检报告,我就觉得自己没毛病。”
这句无厘头的玩笑话里,有太多的畏惧和无奈。
我们这届年轻人,已经不敢看自己的体检报告了,“朋克养生”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无糖奶茶0负担,啤酒杯里放枸杞,熬夜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

我们一边“作死”,一边又极其怕死,打着伪养生的旗帜,糟蹋着自己的身体。

身体出现问题时,没有一个不良生活习惯是无辜的。
每天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吃东西从来不节制、暴饮暴食,不到一米七的他,将近200多斤。

熬夜就是熬命,别把自已的生命当小米,在锅里熬成粥喝。

物欲横流,人心焦虑,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的成熟似乎总是来的迟了一些。
看别人的房子越换越大,车子越来越豪华,生活越过越奢华。
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拼了命地要赶上或超越所有人。
理所当然地说着:
“我一直不怎么喜欢喝水”。
到最后,三高、脂肪肝,秃头……年纪轻轻一身病。
晚上11点不睡是不要脸(皮肤暗黄粗糙),凌晨1点不睡是不要命。

现在的我们,积累了太多的生活不良习惯。

直到你发现,每次遇到有重要事件的时候,你要喝抗疲劳饮料才能撑过去。
你几乎每一天都活在“无力感”里面,步伐都变得沉重,每天都在被头晕、头痛折磨。
你有太多事情想做,可就在你甚至连想打开电脑的力气都没有的时候。
你开始觉得那些无数个日夜积累起来的不良生活习惯,已经开始控制你的生活,危及我的生命。

如果你再熬夜、喝咖啡成瘾、看手机成瘾、喝甜饮料、饮食不规律、思虑过度、用眼过度、久坐不锻炼、不健康减肥……

即便有想法,有才华,有能力,你也无法做好任何事情,因为你没有“力气”。

即便有想法,有才华,有能力,你也无法做好任何事情,因为你没有“力气”。
而这一切,就因为你长久以来对身体健康的忽视、挥霍。

在中国,60%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花掉了接近一辈子储蓄。钱花在哪儿了呢?花在了对疾病的治疗上。


一次重症疾病的治疗,保守估计50-60万,一旦进入了病房,可以迅速压垮一个家庭。但是如果能够提前做好预防,能够大大降低治疗费用: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要的预防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比例为1∶8.5∶100,这代表着如果在预防上多投入1元,治疗费就可减支8.5元,并省下100元的抢救费。


美国人存款率5.6%,投资健康养生率42%;
中国人存款率46%,投资健康养生率3%;
这就是為什麼中国人看起来很有钱,但一生病马上回到解放前。

我们落后的不是经济,而是健康的思想意识!

人们只有在生病时,看到费用单上高昂的治疗费和医药费才会后悔莫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多少次忽视了身体给我们发出的警示呢?

钟南山:最好的医生是自己,预防大于治疗。未来的医学追求目标不再是抢救病人为主,更多是👉 预防、保健、康复

有人问:养生那么好,还要医院干嘛
钟老回答你:这是两个概念

养生是让你尽量不去医院
医院是让你尽量不去天堂!
治疗仅仅是为了活着,养生是为了活的更有品质和尊严


MORE  | 更多知识


在我们公众号主页输入关键词查询更多知识:皮肤学、经络、面诊、艾灸、刮痧、拔罐、泥灸、淋巴、乳腺、宫寒、湿气、臀疗、肝胆、。。。。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34岁,收到病危通知:上瘾性行为,真的会害死你!插图4

34岁,收到病危通知:上瘾性行为,真的会害死你!插图5

34岁,收到病危通知:上瘾性行为,真的会害死你!插图6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资讯

皮肤管理朋友圈文案,给你无限发圈灵感

2023-1-18 7:00:06

资讯

贝泰妮郭振宇:择高而立,做窄路宽 | 走出少年

2023-1-18 10:00:5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