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强监管,两地开展医美专项巡查

█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新闻中心

█ 医美视界——因医美人而生,与医美人同行!




本文来源:重庆法治报、凤凰网









1

重庆沙坪坝区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规范文身行业

“去除文身属于医疗美容服务,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文身店不能提供该经营服务。”近日,沙坪坝区三峡广场内,一场检政联合开展的涉医美普法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这场活动火爆的背后,是沙坪坝区检察院立足职能,通过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对辖区内提供文身服务的经营场所进行统一治理的缩影。


今年2月,沙坪坝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在日常联合巡查中,被一家文身工作室户外灯箱上醒目的“专业激光洗文身”广告语吸引了注意。“激光设备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谁都能操作吗?”带着疑问,检察官黄培特意咨询了“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专家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得知去除文身属于医疗美容,主要是通过激光手术方式,只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美容医疗机构才能开展服务,且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同时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原来,无医疗资质的文身店不能开展去除文身服务。


经核实,检察官在第一轮巡查中共发现4家文身店在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情况下,提供去除文身服务,并通过户外灯箱和网络平台违法发布去除文身广告。


“无资质开展去除文身服务,不仅可能让消费者因消毒不规范、设备缺陷等问题造成身体外伤、感染,还可能因监管缺失出现价格欺诈等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安全保障权的问题。”黄培表示。


沙坪坝区检察院立即对相关职能部门怠于履行医疗美容行业监管职责立案调查。2月至3月,沙坪坝区检察院分别向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加大对不具有医疗美容资质的经营主体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激光仪器等医疗器械在非医疗机构违反规定使用的监督力度,做好医疗器械管控;进一步加大医疗美容法律和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经营主体守法意识,增强群众安全就医意识和辨别能力。


收到检察建议后,区市场监管局严格推进整改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去除文身行业医疗器械使用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区124家《营业执照》含文身服务项目的企业,明确专人,精准检查。检查期间,一家因违规开展去除文身项目,被移送区卫生执法局核查。区卫健委组织开展文身服务经营场所专项督查,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对文身、文绣机构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并建立监管台账;对重点商圈附近40余家文身、纹绣机构开展两轮全覆盖监督检查,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11份,约谈责任人11人次,立案查处4家涉嫌非法开展医疗美容店铺。


两个月后,检察机关多次跟进监督,发现沙坪坝区文身服务经营场所“焕”然一新:文身店铺均已停止开展去除文身医疗美容服务,激光设备停止使用,网络平台和户外相应广告均已撤除。









2

黄山屯溪区开展医疗美容机构专项检查行动

连日来,黄山屯溪区市场监管局在中心城区开展医疗美容机构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医疗美容机构药品、器械、化妆品使用行为,保障公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


落实强监管,两地开展医美专项巡查

检查中,来自屯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药械化妆品监管股的执法人员来到中心城区医疗美容机构,紧盯医疗美容机构经常使用的玻尿酸、透明质酸钠以及肉毒杆菌等医疗器械进行专项检查。重点针对医疗美容机构使用的药械化产品是否从合法渠道购进,是否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是否存在使用过期产品,是否按要求进行储存养护等内容。

落实强监管,两地开展医美专项巡查
落实强监管,两地开展医美专项巡查
医疗机构负责人崔运生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客户的用药用械安全,所有的药械都是通过正规渠道采购,并且严格索证索票,同时严格监督药材的运输过程中的冷链装置,以保证客户的利益和安全。”

区市场监管局药械股副股长李小婧说:“今天主要是对医疗美容机构开展专项检查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是采购的医疗器械以及使用的药品是否从正规渠道购进,有没有索证索票齐全,包括夏季高温季节有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储存,希望广大市民对求美有需求同时,要去专业的美容医疗机构进行诊疗。”

下一步,屯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将持续强化医疗美容机构药械化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筑牢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




延伸阅读



认清“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
切不可混淆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

追求外在美及抗衰老的

消费需求越来越强烈


但是选择变美的前提是安全

而选择正规医美机构和医生是保障


在接受美容服务前您一定要

分清“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的区别

切不可混淆


医疗美容生活美容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达到美化改善人们的容貌、体形的目的。

《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

美容是指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人体表面无创伤性、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皮肤保养、化妆修饰等服务的经营性行为。



二、机构资质不同

医疗美容机构:

需要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明确的医疗美容诊疗服务范围、符合医疗机构标准。

生活美容机构:
须具取得营业执照,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具有与所经营的服务项目相



三、从业人员资格不同

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医师注册机关注册;
(二)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其中,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牙科项目的应具有5年以上从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中医科和美容皮肤科项目的应分别具有3年以上从事中医专业和皮肤病专业临床工作经历;
(三)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不具备上述规定的主诊医师条件的执业医师,可在主诊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医疗美容临床技术服务工作。

从事医疗美容护理工作的人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护士资格,并经护士注册机关注册;
(二)具有二年以上护理工作经历;
(三)经过医疗美容护理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护理工作6个月以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定并办理执业注册手续的人员不得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服务。

从事美容美发服务的美容师、美发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取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
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卫生部门的健康检查,持健康证明上岗。


当下非常受欢迎的热玛吉、超声刀等,这类抗衰类仪器属于医疗科技美容范畴(医疗器械类);另外如玻尿酸,肉毒素等针剂注射也属于医疗美容范畴,即使是正规的执业医生也不允许在生活美容机构进行操作治疗。


作为一个普通人,很难界定两者之间的区别,盲目地到美容院解决自己的医学美容问题。个别美容院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混淆了两者之间的概念,违规介入医学美容,由于从业人员缺乏起码的医学知识,屡屡发生医疗事故,给求美者造成的不该发生的毁容事件。

这其中有美容院的问题,也有求美者自己认知的问题。所以,加强行业自律、行业监管自然是必要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的认识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

消费提醒:
如果您有计划,或者已经在生活美容机构购买并接受了医美美容服务,请慎重考虑,及时止损,一定到正规医疗美容机构接受诊疗服务。


本文来源:北京市场监管

中山市场监管

珠海市场监管





精彩回看

国家11部门依法严打“医托”!医美咨询就医引导必须合法合规
走私肉毒素涉案超1亿!“熟人”的“工作室”你还敢去吗?
不担心遇到假货假机构了!支付宝上线新功能
298元的文眉让她背上万余元贷款!“我说没有钱,店员还拿我手机去操作,说我有信用额度……”
徐州卫监接诉查处“黑医美”:女子在写字楼里打美容针后皮肤红肿,怀疑工作室无行医资质
丰胸后患上乳腺结节三类,医美机构:正常现象
医美门诊在微信公众号宣传医用毒性药品等被罚
女子带着一行李箱的空包装盒过海关,牵出一起医美走私案
公安部重拳出击,揪出2300余名行业“内鬼”
女子卖房贷款花700多万做美容称被骗已报案
老母亲瞒着女儿在美容会所消费了50多万!
在家里经营医美生意,是否违法呢?
注意!这个美容协会涉嫌非法!可别被骗了
千万不要在美容院里接受任何“医美级”的服务!
会议通知:第二届华南微创医学美容实用技术周将于9月21日在广州召开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医疗美容消费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医疗美容领域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认清“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切不可混淆

以案说法:生活美容≠医疗美容,守法经营莫贪利!



落实强监管,两地开展医美专项巡查

↓分享给朋友看看  好看请点这俩

原创文章,作者:医美视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38095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8月 20日 下午8:44
下一篇 2023年 8月 21日 上午7:4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