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万人!化妆品行业迎来“裁员潮” 美妆网 • 2024年 8月 14日 下午6:53 • 美妆 作者/宋 金 编辑/王美琪 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LVMH旗下美妆品牌丝芙兰正在裁撤工龄较长的员工,且部分员工未得到赔偿。根据LVMH上半年财报,丝芙兰所在的精选零售部门收入增长5%,不及分析师预期。 不止是丝芙兰,今年以来,包括雅诗兰黛、联合利华、资生堂等巨头相继掀起“裁员潮”。根据美妆网的不完全统计,这轮裁员潮将直接影响约32449人的工作。 01 裁员超3万人 风暴席卷全球 这轮来势汹汹的裁员潮主要集中两个领域,一是像雅诗兰黛、联合利华、资生堂等国际美妆集团;二是像巴斯夫、赢创等国际原料巨头;三则是小红书、得物、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平台。 其中,阿里巴巴裁员数量最多,达14369人。其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在2023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为219260人,截至2024年3月31日,员工总数降至204891人,短短三个月减少14369人。此外,自2021年12月底员工数量达到259316人的历史峰值后,其员工规模持续收缩,截至2024年3月底,已减少54425人。 在美妆企业中,联合利华迎来的人事动荡更为激烈。今年3月,联合利华发布公告称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7500人。据了解,此次裁员计划是基于联合利华将要推出的一项全面的生产力计划,该公司期望在未来三年内实现成本节约近8亿欧元,进而聚焦在品牌运营和产品研发为主导的技术投资上,旨在打造一个更加精简、高效的组织,推动公司增长。 联合利华欧洲委员会表示,“这是过去1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让人震惊”。目前联合利华拥有12.8万名员工,此次裁员计划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5.9%。 裁掉7500人,纵观业内都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目。而联合利华作出的举措,实际上也是近期美妆集团的常态。在年初经历裁员1500名员工风波后,资生堂的调整仍在继续。 近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不少自称“资生堂员工”的人称资生堂中国“强制员工待岗”,以此来降薪裁员。有员工表示,集团要求员工转签集团旗下新的子公司,但是子公司给予的福利待遇更低。如果员工不转签新公司,集团只给予员工最低工资,让员工在家待岗。而在新签约合同中,员工的住房公积金下调,年假时间也变少了。部分员工已经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但是一直未被受理。 对于劳动合同主体变更一事,7月5日,资生堂中国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为了不断巩固业务基础并部署未来发展,资生堂中国于2024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资生堂商贸公司,聚焦线下业务的运营和拓展。该公司将集中资源,进一步提升、完善相应的IT和数字化系统、业务激励机制、员工培训等,以加码推动线下业务的可持续增长。相应地,资生堂中国线下业务的相关合同和员工劳动合同将由该公司签署。 不止是平台和品牌,原料公司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3月,全球原料巨头赢创宣布,将在全球裁员2000人,且大部分是管理层职位,最终只保留约六成的员工。并拨备了2.38亿欧元用于裁员。无独有偶,今年2月,巴斯夫公开表示计划裁员2600人,并在7月宣布关闭位于德国的两家工厂并裁员300人。 仅美妆网不完全统计的这11家公司,今年以来就有约32449人面临岗位变动,包括品牌、原料、平台,覆盖美妆全产业链,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这样看来,这场席卷行业的裁员潮还远未止息。 02 降本增效的唯一路径? 总的来看,销售额下滑、经营表现不佳是企业裁员的首要原因。 据悉,赢创大裁员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公司将开启重组、削减成本、调整组织架构等一系列调整计划。据其2023年年度财报显示,赢创整年实现的销售额为153亿欧元,同比下降17%;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调整后EBITDA)16.6亿欧元,同比下降33%。对此,赢创正计划对其全球结构进行彻底重组,受到一系列调整影响,其旗下数千名员工将面临被裁命运。包括裁员在内的重组计划初步预计将在2026年年底完成,完成后,每年可为赢创节约约4亿欧元。 雅诗兰黛集团也表示,作为2025和2026财年利润恢复计划的一部分,将裁员3%至5%。雅诗兰黛在全球拥有约6.2万名员工,这意味着该美妆巨头将裁员至少1800人,不过该集团暂未透露裁员的具体细节。 202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雅诗兰黛集团销售额下降7%,已连续7个季度录得下滑。因此,如何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优势成为雅诗兰黛急需解决的问题,“裁员”便成为首当其冲的选择。 此外,显然的是,此次裁员的目的在于“降本增效”。 为此,联合利华还剥离了包括路雪、梦龙等品牌在内的冰淇淋业务,原因是业绩不佳。并在6月初成功将旗下20多个品牌卖给了私募股权机构Yellow Wood Partners LLC,将主要精力聚焦于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家庭护理和营养等高利润业务。 其目的都是为了加速实施“增长行动计划”。据悉,该计划是由联合利华现任首席执行官司马翰上任后提出,旨在推动品牌高质量发展。联合利华在裁员和精简部门计划中表示,这将有助于公司更有效地运用其创新、营销和市场进入能力,推动持续增长。 “降本增效”背后折射出的是企业对提升人效比的迫切需求。得物在8月7日发布的全员信中提及,基于长期保持业务竞争力考虑,在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需要更坚决地聚集资源于核心业务和更高投入产出比的项目,停止或大幅减少在低投入产出比项目上的投入,把组织调节到更高效和精干的状态”。信中也明确表示,“大约减少5%左右的岗位。” 而据内部流传,“新高层对目前小红书人效比并不满意,认为当前小红书的人效比只能达到拼多多的一半。”对此,小红书于7月开启的新一轮裁员计划,主要聚焦于绩效在3.5以下的员工,该部分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30%,该消息得到了多位小红书内部员工的确认。 不难看出,裁员等降本增效的举措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通过削减经营成本来维持利润,优化策略提升人效和经营体系,这也是绝大多数企业活下去的最优路径。 03 不缺人,但缺人才 “面对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等情况,公司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2024年,距离任正非“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的内部谈话过去还不到2年,裁员仍在继续。 无论国内外公司,一系列减持计划都是其不断变化商业模式的结果。在新形势下,通过调整资源,来最好地支持其运营模式和投资组合发展,以实现公司长期业务战略,这也早已不是一家两家之个例,而是一场波及全行业的“大势”。 但与此同时,“缺人才,但不缺人”——化妆品行业正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例如一边有企业在裁员、降本增效,另一边企业对优质人才的需求又持续走高。 伴随法规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化妆品行业门槛不断提高,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普遍增大,人才的供不应求也迫使行业出现“人才荒”。而随着行业的规范和监管趋严,专业、合规方面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研发类人才更是企业渴求的。在招聘网站上,全国各地的化妆品企业都在招聘研发、配方师等专业人员。 近年来,包括北京工商大学在内的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化妆品相关专业,行业协会也积极组织各种人才培训班,为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在某行业人士看来,开拓市场初期,需要大量市场、营销、研发人员;而在品牌打响后,对广告、策划人员的需求量可能会下降;在技术沉淀、产品稳定后,也可能会多招“研发新人”替代资深的“研发老人”,以此降本。 “当然,最现实残酷的一种情况还是公司精打细算,想把一些贵的、绩效差的人给淘汰掉,用一些更高绩效的人、或者便宜的人,这也是导致这种‘一边进一边出’的动态裁员的重要原因。” 如今整个化妆品行业陷入极度内卷不赚钱的状态,行业内的所有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并增强确定性,成为了企业经营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每位从业者必须深思熟虑的关键议题。 原创文章,作者:美妆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599745.html 裁员阿里巴巴雅诗兰黛 赞 (0) 0 0 生成海报 关于作者 美妆网 关注私信 869 文章 0 评论 0 粉丝 美妆产业协作平台 医美蜀道难:上半年80%机构亏损… 上一篇 2024年 8月 14日 下午6:14 收录手艺人破百万,美团丽人打造成长体系,助手艺人发展 下一篇 2024年 8月 14日 下午9:09 相关推荐 10万+“考官”,评出了这些爆品!|展会探趋势② 2023年 9月 7日 美妆 3项指导原则同天发布!事关所有化妆品企业! 2023年 5月 5日 美妆 屡获美伊大奖,滋源如何稳坐洗护发C位? 2023年 5月 13日 美妆 珀莱雅TOP1的位置,稳了吗?深度分析 2024年 1月 11日 美妆 薇诺娜的AI“姊妹”品牌来了 2023年 3月 30日 美妆 张继科“塌房”,体育明星也靠不住了? 2023年 4月 3日 美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昵称: *邮箱: 网址: 记住昵称、邮箱和网址,下次评论免输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