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做化妆品,是不是降维打击?

药企做化妆品,是不是降维打击?药企做化妆品,是不是降维打击?

药企做化妆品,是不是降维打击?

药企做化妆品,是不是降维打击?


是“野蛮人”还是“鲶鱼”?



“药的技术要求比化妆品难多了,应该属于降维打击吧。”


“做药的那帮人来做化妆品,太简单了,就是降维打击。”


“看不起谁呢,有这种想法的人,基本是不懂行。”


药企做化妆品虽已不算新鲜事,但类似的争论却从未停止,尤其科技护肤时代的到来,让这样的讨论再次成为话题点。


据亿欧数据,目前我国涉及化妆品业务的医药企业已超过300家,其中不乏片仔癀、云南白药、马应龙等知名药企。有人说,“一听是药企做的化妆品,就觉得安全。”


但在伟博海泰创始人李和伟看来,这是误解,“安全是所有行业的前提,如果这么说,所有化妆品企业就得关门了。你认为是食品安全还是药品安全?”


在美妆行业内,对于药企这样的外来“对手”,有人认为是“门口的野蛮人”,也有人将其比作“鲶鱼”,还有人表示,“它顶多算个兴趣爱好者”。


01
优质功效产品亮相创新展8年沉淀,护肤科技进入“太空2.0时代”研发实力做支撑  

药企扎堆“上妆”


事实上,药企做化妆品,并不是近年才出现。


早在1980年,传统医药企业片仔癀就推出了美妆品牌“皇后”。资料显示,皇后牌片仔癀珍珠膏曾在80年代风靡海内外。但在后续几十年间,片仔癀似乎对此意兴阑珊。直到2002年,片仔癀化妆品公司正式成立。


到了近年,片仔癀化妆品开始重新发力。财报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化妆品业务营收从2.02亿元增长至7.34亿元,随着业绩的逐年提升,片仔癀也拟将化妆品板块分拆上市。

 

药企做化妆品,是不是降维打击?

截自天眼查


不过像这样的企业仍属少数,从80年代到2010年以前,鲜有医药企业涉足化妆品领域,更多仍专注于本职工作。直到近年来,医药企业才开始加速进军化妆品,并时常引发舆论。


药企做化妆品,是不是降维打击?


如马应龙,原本专注于痔疮药物,却在2009推出了马应龙八宝眼霜。随后在2018年底正式成立武汉马应龙大健康有限公司,覆盖多个美妆品类。2019年,马应龙又推出马应龙八宝口红,让不少网友对“痔疮味”口红充满了好奇。还比如华润三九,主打止痒产品的999皮炎平在2019年推出“鹤顶红”、“夕阳红”和“够坦橙”三款口红,“999皮炎平口红”也成为了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热点。


此外,前身隶属于云南滇虹药业的薇诺娜(现归属于贝泰妮),与起家于透明质酸原料的华熙生物,则在近年间成为了化妆品行业的头部玩家。


据化妆品观察不完全统计,医药企业进军美妆领域大致有三类方式:


1.医药企业直接推出化妆品品牌。如片仔癀、云南白药、马应龙等。


2.参与到化妆品产业链上游。如普利制药成功量产化妆品行业的代表原料玻色因等。


3.通过投资等方式间接参与化妆品行业。如天津医药收购郁美净、仁和药业收购深圳三浦天然化妆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


无论何种方式,如今能在化妆品行业立足乃至突围的企业,却并不多。在涉及化妆品业务的上市药企中,仅片仔癀、益盛药业等少数几家公司公布了化妆品板块业绩,其余药企则只字未提。


02
优质功效产品亮相创新展8年沉淀,护肤科技进入“太空2.0时代”研发实力做支撑  

是“野蛮人”还是“鲶鱼”?


除了药企从业务上跨界外,许多美妆企业的负责人也有生物医药的专业背景。如巨子生物的范代娣、伟博海泰的李和伟、贝泰妮的郭振宇等。

中医药专业出身的李和伟谈到,之所以多年前会进入到化妆品领域,是看到过去的化妆品行业存在不规范,自身所学正好又能带来改善。


起家于医疗器械领域的可尚生物研发负责人程咏梅也持相同意见。“过去一提到药品就想到药效,现在一提到化妆品更多关注功效。”她认为,这种针对性思维,很适合今天的化妆品行业。


程咏梅表示,有许多药企是出于原料技术的共通性,才来到化妆品行业。“可尚生物的母公司贝迪生物专注于胶原材料,原本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但在临床中发现,胶原原料对皮肤屏障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后来就跨界到护肤品。更多是出于自身技术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药学专业出身的第十四章创始人梅鹤祥表示,“‘新医改’之后,部分没有创新能力的药企经营压力较大。看到化妆品门槛低,技术又有共通的地方,就入局了。有些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药企做化妆品,是不是降维打击?

图源摄图网


对于药企近年扎堆入局化妆品,许多美业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是“门口的野蛮人”,随着更大力度的渗透,会碾压原有的化妆品企业。也有人表示,“受限于原本业务带来的经营压力,他们只是美业的兴趣爱好者。”还有人将其比作“鲶鱼”,将会给化妆品行业带来“鲶鱼效应”,激活行业的发展潜力。


而在梅鹤祥看来,跨界化妆品的药企既不是野蛮人,也不是对手。“行业是开放的,取决于大家有没有意愿来参与行业的发展。现在也是中国消费更新换代的窗口期,有不同的人参与,说明这个行业有机会。”


他认为,今天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就像18~19世纪美国西部的“淘金热”,行业里还存在未被发掘的“金矿”,“这里面的机会在于,在医药、通讯、互联网等其他行业,都已有了走向国际的中国企业。但在化妆品行业,目前国内品牌相对国际品牌还处于劣势,也还没有一个强势企业站出来。这一点,有足够的吸引力。”


“不是说中国人不行,许多国际大牌也是中国人在经营。但相对其他行业来看,化妆品行业还处于蛮荒时代。现在有药企、有硬核的东西进来,是一件好事,共同促进中国化妆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03
优质功效产品亮相创新展8年沉淀,护肤科技进入“太空2.0时代”研发实力做支撑  

到底是不是降维?


近年来,在异军突起的代表美妆企业中,如专注胶原蛋白的巨子生物,专注于透明质酸的华熙生物等,无一不是在技术上有自身独到之处。


正如这些强势崛起的代表企业,一般都有着自己特色的技术。在众多“降维打击”话术里,“技术降维”也是其中的潜台词。那么,药企跨界化妆品,是降维打击吗?


有行业人士表示,“制药技术比制化妆品技术更难,是某种意义上的上游技术。”


梅鹤祥觉得未必,在普遍意义上,药企更强,但在具体层面,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很多药品解决的是人命关天的问题,所以药企的技术力量会更强,管理也更规范。”


“但两者还是有差异。药是纯理性的,有硬科技一定能出来。化妆品除了理性还有感性。作为科学的东西是有边界的,作为人文和美学的东西是没有边界的。化妆品行业里的好品牌,你很难说它全靠硬科技,因为有很多感性的层面影响了消费者。很多药企进到化妆品领域,还不适应这个打法,自然就会处于劣势。”


药企做化妆品,是不是降维打击?

图源摄图网


“从原料上讲,制药的很多技术可以移植到化妆品领域。但化妆品有配方技术,一般药物不需要这么复杂。比如透皮,制药中虽也有经皮给药,但不是所有制药企业都掌握或需要掌握这门技术,而在化妆品行业,基本上是必须的。”他认为从整个链路上看,医药企业在前半段具有优势,但在配方层面,化妆品企业更擅长。

程咏梅也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可能他们觉得药品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化妆品的周期短、投入小,所以认为是降维。但在我看来,两者追求的方向不一样。虽都是满足消费者需求,但满足的点不同。”


李和伟也表示,药品和化妆品属于两种思维方式。“药厂生产的化妆品,就比化妆品厂生产的化妆品更好吗?逻辑不成立。有些先进的制药技术会带来一些优势,但本质还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何应用药品的思维方式做好化妆品,尤其如何做好功效化妆品,这是今天最核心的问题。”


而从生意的角度,最大渠道与直接客户的不同,也导致“降维”之说难以成立。


“医药产品多是卖给医院与药店,是TOB生意。化妆品现在更多是TOC生意。”程咏梅谈到,两者的渠道与直接客户不同,导致固有的行业优势,很难通过跨界转化。

相关阅读

1

国货美妆的希望:从卷王到“海王”?

2

梅鹤祥:唯有产品才是有价值的证明

3

估值133亿!它“扶正”化妆品业务

药企做化妆品,是不是降维打击?

END

药企做化妆品,是不是降维打击?


点这里,上品观APP了解更多资讯

原创文章,作者:化妆品观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9069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11日 下午3:01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11日 下午7: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