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退潮,原料故事能否走出“功效同质化”?(下)

行业技术研发越来越卷?从这些“源头活水”开始。

来源 | 聚美丽
作者 | 小栗子
当下,国外原料企业仍然占据国内化妆品原料市场的主要份额(详见上篇:疫情三年,原料研发趋势的“变”与“不变”),但随着品牌端和消费端的需求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支持,越来越多的国内原料商也逐渐被看到,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品牌端,许多企业试图以独特的“原料故事”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市场的竞争却逐渐走向“功效同质化”,原料创新成为了原料商收获更多品牌客户的利器。

与此同时,国内品牌对原料的需求逐渐从“需要大厂背书”到开始考虑性价比和独创性,以及可持续性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些都给国内原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纵观2月中旬的pchi,我们可以看到原料研发趋势的“变”与“不变”。参展的同时,记者也和几家原料商进行了探讨,有了一些新的收获。

    技术升级带来原料优化

化妆品中,很多经典原料功效明确,有着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但在功效和生产上仍有不足之处,例如维A醇、水杨酸不够温和,壬二酸溶解性差以及一些原料生产中存在制剂残留等问题。

随着各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被运用到了化妆品中,如合成生物学技术,分子自组装等等,行业迎来了技术升级,原料功效和生产过程得到优化。

合成生物学技术

“合成生物学被称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现在行业内很多企业都在布局合成生物学技术,这是一项几乎可用在所有原料生产上的底盘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基因改造的方式,将需要的基因片段注入微生物,经过发酵,能精准、高效地发酵出想要的活性成分。”中科光谷的相关研发人员解释道。

将化学合成或生物提取的物质以细胞工厂的形式进行生产,更加高效天然的同时也能改善原料本身的一些不足——这是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一大优点。多家企业基于这些优势,将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研发和生产。

如十分“热闹”的重组胶原蛋白赛道,以该技术重现人体内胶原蛋白,相较于传统的动物来源提取型更为安全有效。还有像麦角硫因、依克多因等也借助合成生物学实现了原料优化,例如中科欣扬推出的三项原料。

资本退潮,原料故事能否走出“功效同质化”?(下)

合成生物学技术为原料带来升级,在产业化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对于这个赛道,大家面临的共同挑战或许是: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下一个里程碑目标是迭代传统大化工产品。从上游菌株构建到中游发酵纯化工艺、再到下游规模量产,每一个环节都面临巨大挑战。生物基全面替代石油基任重道远”中科欣扬在接受聚美丽采访时提到。

“通过合成生物可以实现绿色工艺,但是这件事情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投入也不小。”一家企业的市场负责人讲道。

分子自组装

最近,“超分子技术”、“分子自组装”在行业内的声量逐渐变大,这两个词可解释为:

资本退潮,原料故事能否走出“功效同质化”?(下)

资本退潮,原料故事能否走出“功效同质化”?(下)

分子自组装的结果能够形成超分子,但分子自组装的结合键不限于非共价键,分子内部共价键的形成,所导致的结构变化也是分子自组装的现象。

不同分子结合后,它们自身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溶解度提高,刺激性降低等),并且形成的超分子可能会产生新的功效,即所谓的“1+1>2”,这也为原料的优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我们可以利用分子自组装的相关技术对分子进行改良和组合,这相当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升级。”杉海创新-萱嘉创新研究部负责人王好讲道。

目前,萱嘉搭建了一项超分子智组装技术平台,基于第一性原理和机器学习对单分子中的活性原子进行分析、模拟和对接,筛选出最佳的配体分子进行自组装。以该平台衍生的具体技术包括超分子共晶/离子盐技术、NADES定向萃取技术、超导协同促渗技术等。

简单来讲,萱嘉通过独有的超分子数据库,寻找出各种分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筛选出两种或几种能够进行自组装的分子,以形成新的超分子原料。

这些筛选出的分子可以是已被验证的活性成分,例如萱嘉推出的萱净皙,也称超分子烟酰胺壬二酸,将烟酰胺和壬二酸制成超分子共晶(共晶是一种三维晶体结构、稳定性好),改善了传统壬二酸溶解性和稳定性较差的不足。该超分子整体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配伍性相对较优。

资本退潮,原料故事能否走出“功效同质化”?(下)
△图:杉海创新-萱嘉的三项技术

除萱嘉之外,不少企业也利用超分子技术进行原料的升级与开发,例如淼森今年新推的石斛多糖和透明质酸的超分子——林兰汲润。

资本退潮,原料故事能否走出“功效同质化”?(下)

除上述两种技术之外,当然还有不少前沿技术被运用到化妆品中,以实现原料升级(本文仅介绍两个方向)。例如仙婷利用创新的多菌株仿生发酵技术生产的黑豆发酵产物滤液,开发了黑豆这一经典原料在皮肤护理中起到的修护肌肤屏障和舒缓功效作用。

或许,原料的升级优化也将成为创新原料故事的新突破口。

    明确细胞靶点,注重基础研究

近两年,法规对化妆品的功效报告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功效数据也日益重视,这些都促使品牌方对原料端提出新的要求。

“大家都关注基础研究,找靶点,从靶点出发找创新原料。”

“品牌的重心开始放在讲原料故事、配方和功效机理上,或者说靶点,以形成差异化和壁垒”

“明确细胞靶点,阐述完整的作用机理”成了多方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的原料商在推出新原料时,会为需求方阐释原料作用的具体细胞靶点和作用通路,比如未名拾光的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SILAB的LIGHTSKIN®含硫肽等。

资本退潮,原料故事能否走出“功效同质化”?(下)

资本退潮,原料故事能否走出“功效同质化”?(下)

另外,像博驰生物的微藻智能淡斑因子,经研究显示:能够多靶点作用于异常活跃的黑色素细胞(斑点部位),还有万邦实业的芋螺毒素肽、日光化学的NIKKOL LecinolMFL、百阜福瑞达的百粒因等原料,都对细胞作用靶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多家企业对新原料的细胞作用靶点和具体机制能做到清晰完整的描述,这也是国内化妆品行业越发重视基础研究的表现之一。

当然,细胞靶点的阐释只是基础研究的一部分,东方淼森研究院院长任晗堃曾提到:”虽然功效类别是有限的,但是功效背后的机理等基础研究的范围很广,且创新空间很大。“

也有研发人员提出,现在基础研究的范围不仅限于皮肤本身,还可以拓展到与皮肤相连的毛细血管上,从更系统的角度去看待皮肤。

虽然基础研究的周期较长,但基础研究的成果在帮助品牌走出功效同质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内的化妆品行业正朝着扎实和更具前景的方向发展。

    “防晒增效”崭露头角

在防晒领域,原料的竞争已经不限于防晒剂本身的升级和优化,企业开始注重一些帮助防晒剂协同增效的增稠剂、油脂等。这些防晒增效剂的主要宣传点为:能够让配方师在不需要添加更多防晒剂成分的条件下,达到目标SPF值。

其中,海名斯推出了一项具有“防晒增效”作用的流变剂(BENTONE GEL® TN V)。“流变剂有很多种不同来源,卡波姆这类流变剂可能大家听闻的多一些,但它属于合成类原料,因为近两年的趋势更崇尚天然,也让天然矿物流变剂有了更多的应用机会。”海名斯亚太区个人护理销售总监符玮倩女士向记者介绍道。

(注:流变剂,也称流变助剂,用于调整水性涂料和油墨的流动特性。)

“流变剂有助于悬浮和分散液体中的防晒剂——其中的天然矿物晶体通过片层间电荷的排斥力和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在体系里搭建出蜂窝结构,将防晒剂均匀而稳定地分散在体系中。而均匀分布有利于提升防晒产品的SPF值。” 

资本退潮,原料故事能否走出“功效同质化”?(下)
△图:添加海名斯流变剂的防晒配方

除此以外,海名斯的特色矿物流变剂可以在皮肤上均匀成膜,在遇水之后由于电荷的作用,排列更加整齐,形成更加完整的防护,市面上一些宣称“遇水则强”的防晒黑科技背后就有这款核心原料的加持。

另外,符玮倩女士向记者表示,“日本于去年年底推出了一项防晒霜新的防水标签,耐水性1颗星表示拥有40分钟的防水时间,2颗星则表示80分钟,与美国FDA的防水测试有点类似,以时长表示防水性能,这或许会使得防水性成为亚洲地区的防晒新趋势。”

陶氏今年主推的原料中有一款“SPF增效剂”,它是木浆来源的微晶纤维素。据称,该原料对有机、无机防晒剂均有效,可改善配方的稳定、增稠和剪切变稀特性,并且,这种天然SPF增效剂的性能已通过SPF值体外和人体实验得到证实,只需 1%-3%的用量即可实现良好的SPF值增效。

资本退潮,原料故事能否走出“功效同质化”?(下)
△图:陶氏防晒增效剂

“我们曾做过一款添加该款原料的水包油防晒霜的人体测试,相比于不含增效剂的对照品,添加1.5%或3%该款原料的防晒霜,其SPF的增效率超过50%。”陶氏的相关负责人说道。

此外,北欧油脂AAK也推出了一款防晒增效剂Lipex SheaSolve™乳木果油,据相关资料介绍,这款乳木果油具有低粘度、高增溶、SPF增效等优势。

AAK以40%氧化锌分散体的粘度为指标,与辛酸/癸酸甘油三酯,C12-15醇苯甲酸酯做对比,发现该原料形成的体系粘度更低,故认为其有助于易聚集的无机防晒剂分散,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表现为质地轻盈;

而高增溶则是针对有机防晒剂,有机防晒剂通常以液体或结晶形态参与配方,需要油脂帮助其溶解;最后,一项体外研究表明:与C12-15醇苯甲酸酯和碳酸二辛酯相比,该原料可提供20-50%的SPF值提升。

    可持续仍是多方关注点

ESG背景下,环保型消费者群体日益扩大,化妆品的上下游企业也将可持续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之一。

“在物质条件不断提升的环境下,消费者更关注自身的健康和活力状态,中国的消费者在China Beauty上有着自己的理解,天然来源的产品也是当下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之一。”陶氏相关负责人讲道。

陶氏今年在展会上推出了三款天然来源的可持续原料,上文提到的木浆来源防晒增效剂便是其中之一,这项原料的天然成分含量高达97%,可生物降解,对海洋和环境安全。另外两项原料则分别来源于稻壳和玉米。

资本退潮,原料故事能否走出“功效同质化”?(下)

此外,随着各家企业在这一领域的不断深耕,可持续的内涵也在被逐渐拓宽。“人的健康跟整个环境历程息息相关,是一种共生协同的关系,绿色天然、避免污染环境成分的使用更可持续。”仙婷相关研发人员也提到了自己对可持续的新看法。

在展会的可持续发展专区和论坛上,多家企业也用产品传达了自己对可持续的关注。例如赢创的基于生物技术和天然来源的活性物传导系统,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有效减少碳足迹的高纯度化妆品蜡,以及可100%生物降解的、低水生毒性的天然洗去成分。

科莱恩和禾大都推出了100%的生物基表面活性剂,瓦克化学推出了碳足迹较低的、部分取自植物废料的BELSIL®eco有机硅系列;嘉吉则展示了天然来源的白可可脂和皱波角叉菜;以及广州天赐推出了易降解的表面活性剂(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

可以发现,除了一些主打天然来源、合成生物学等这类自身领域就带有可持续属性的原料企业,一些化学企业也在积极地加入到可持续的队列中。

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行业前进,不同的细分领域亦有新的赛道出现,一些大趋势下各个企业创新的同时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化妆品行业上游的发展或将引发下游的变革,各大化妆品品牌打破同质化的新竞争也逐渐浮出水面。

感谢聚美丽小伙伴诗诗、钱郡、宇航对本文的支持。

资本退潮,原料故事能否走出“功效同质化”?(下)

视觉设计:乐乐
微信排版:高高
责任编辑:木头

·END·

原创文章,作者:聚美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ye.net/15565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3月 6日 下午5:28
下一篇 2023年 3月 6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